112-1學期
從地理、生態、人文、農業等四個面向,了解生態變遷對於農畜產作物(在地食材)之影響。
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目標 2 《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學生能了解全球家畜、作物的品種多樣性和在地化正在消失,顯示出農業生態系統更加缺乏用以抵抗未來的氣候變遷、蟲害和生物病原災害等能力,也因此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我們目前所面對的社會問題與公共議題幾乎都是跨領域、複雜,且非由單一學術領域的知識所能解決。不同的公民社會組織長期在各別的領域中,嘗試改變社會的問題,推動社會的變革,正是讓同學學習如何跨越學術領域的藩籬,務實運用整合的知識來參與改變社會現況的最佳場域。為了希望加強同學們跨領域學門知識的整合能力,以開拓同學的學習視野,並學習將之運用在應變日常生活的問題解決中。本課程進行了下列的規劃:
本課程的主軸為,「公民社會的發展」與「社會創新如何可能」。「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CS) 雖然是源自於西方的概念,但其基本的內容取向與精神則建立在民主多元的體系之上,公民對政策議題、民意表達、利益匯集與政策立法能藉由社會運動與公民社會組織對各類社會議題進行倡議或實踐,發揮其自主性與參與性。而由關懷公共利益與社會正義等議題的公民們自主結社發展出來的各種社團組織,亦構成了與政治力、經濟力相互合作與制衡的「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或非營利組織(NPO),深深影響到各項公共政策的治理模式。近年來,在面對各種社會需求也發展出了新的概念「社會創新」,嘗試發展、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創造價值,透過創新途徑,以就業、學習、消費和參與等方式改善個人、社區和社群的福祉。故「社會創新」成為可滿足各種社會需求之新策略、概念、想法與組織,致力於滿足社會上的需求缺口,改變社會現況,並可以延展和強化公民社會。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SE)即是「社會創新」方案與概念的實踐方式之一。起源於歐美國家的社會企業概念,在社會實踐上具有融合市場、國家和公民社會三面向的混合型態(three-dimensional hybrids)。近年來也逐漸被台灣部分想要轉型的非營利組織以及欲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組織所採行,而這些發展都與傳統的非營利組織以及傳統企業在概念、經營管理等面向上產生差異。特別是在政府部門的福利產業化的政策鼓勵下和經濟成長不佳的大環境下,愈來愈多的非營利組織嘗試將營利納入組織營運以推動公益目的的計劃中,已逐漸成為社會公益創新發展中顯見的趨勢。
作為一門跨領域的課程,本課程將規劃(一)9週的內容,讓修課同學認識與課程的議題主軸相關的知識,即「公民社會」、「非營利組織」、「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等概念的緣起與發展,以及其實務之延伸。協助修課同學了解公民社會存在的功能及重要性;並規劃(二)6週的課程,藉由與在不同領域中操作的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合作,提供修課同學實作和活動參與的機會(專題演講、移地教學和場域參訪,或倡議活動),直接觀察與體驗這些創造社會價值、藉由創新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團體,如何在他們組織的議題領域中學習、規劃和倡議,以及進行社會宣導。除了了解其參與社會議題或藉由社會創新改變社會,以及社企如何利用商業策略達至社會目標及社會創新的種種努力,期待在基本理論與概念的基礎上,搭配實務經驗分享,提供學生能達成課程目標的能力,更期望能藉由跨領域學習,使同學增進對社會問題的意識與關懷,甚至參與改變社會現況的社會實踐。
授課方式將視課程內容需求以「課堂講解/演講」、「小組討論」、「校外參訪/移地教學」與「成果發表」等多元方式來進行與呈現。在跨域的部分,則將引導同學到具有實務經歷並發展頗具成效的在地NPO與SE的操作場域中,由實務工作經驗者帶領同學學習該組織價值主張範圍中之知識、議題操作與倡議模式,並觀察組織運作、活動規劃和演練。
「文案設計與創意敘事」課程為跨領與設計課程,以文案為核心,在文案閱覽賞析與認識的基礎上,洞察文案的用途、形式,精進學生「設計考」、與「文案創作」技能。並以情境式的學習完成文案的設計與敘事。
隨著現代化資訊社會的便利性,幾乎已達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然知天下事易,面對社會上的許多發生的議題,則需要跨入社會,真實面對。本課程主要在目前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台灣各地文化逐漸融合消失的過程中,如何能讓年輕人認識自己家鄉,認識所居的縣市環境與地理特色及各地文化的地方學教育。
本課程亦透過認識餐桌上的植物學,分別從人類主食、飲品食物、醬料食物、水果、零嘴食物等等,來認識這些食物的原生產地及其生活特性,並對應到台灣哪些地方符合原產地的特性而形成地方的產業與特色,從而使學生們對於台灣自然環境有更深的理解,進一步介紹從台灣各地微生態氣候如何孕育形塑出台灣各地方文化的成因與結果。
本課程並結合校園植物的介紹,搭配台灣各地與原住民食農教育特色,推廣友善環境的健康概念,透過氣象學、洋流學、地質學、植物生態學、地方學及透過態與友善農業與菜市場戶外教學等,讓學生了解怎樣的吃,才是對自己友善,對環境友善,對生態友善,甚至對文化友善的環境教育。
課程與教學特色:ESG是近年的熱門話題,ESG為3個英文單字組成,分別代表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於2004年由UN Global Compact提出,被視為評估一間企業友善環境,永續經營的指標。企業與相關利害關係人應以正確的觀念與積極的態度獲取組織內/外部的支持與合作,以增強競爭優勢,並共同維護社會與環境生態的永續發展。本課程為數位/通識微型課程,目的在於普及社會變遷趨勢中的重要核心概念,並藉由課程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參與進階的永續教育課程。
預期社會影響:瞭解ESG的概論與規範,利害關係人的衝擊與可達成的效果,並理解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並化為日常的身體力行。
文案除了商品營銷,更是啟動情緒開關的鑰匙,也是營造社交情境的邀請函。當文案不只是文案,當文案變成遊戲,將對日常閱讀與寫作經驗帶來哪些有趣的化學反應?歡迎加入這場特別的文字競賽,讓筆下的故事不被打X,永遠具有吸引力,人人都能成為文案煉金師。
人類的活動,特別是與環境相關的開發或保護等的土地利用,皆與地理空間位置有關。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處理空間問題的工具,其主要的功能為處理、儲存、分析與展示空間資料庫,用以協助使用者掌握錯綜複雜的環境資訊。本課程主要講授地理資訊系統的基本原理及應用,內容除介紹GIS之基本概念、技術與理論的發展外,並就GIS在空間的分析及規劃設計上的應用加以說明。主要目標在於藉由實際上機操作及教學,使同學熟悉GIS軟體的使用,進而將地理資訊系統工具融入研究的進行當中。
人類與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密不可分,本課程藉由認識「生物多樣性」,瞭解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舉凡糧食、醫藥、衣物、建材等各種生活所需,有賴各類生物的提供,人類享受生物多樣性帶來的便利性和生活福祉,當生物的種類越多,越不會因為某些物種的變動,而對環境造成重大的衝擊;維持生物多樣性,就能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然而人類在高度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過度消耗大自然的資源,已打破生態平衡,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危機;全球評估報告中,至少有100萬種生物正在滅絕,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將導致糧食危機等問題。本課程的目標,在認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以及重視建構生物多樣性網絡的迫切性,透過產官學三方的合作,鼓勵學生參與環境教育的服務設計,達成環境永續的目標。
使學生瞭解當今公民意識覺醒,「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執行目標與永續報告,讓學生在環境現場,實地觀察、師法自然,藉由閱讀、訪談、拍照、寫生等方式、向大自然學習。以「設計思考」及「服務設計」的概念,分組討論,從使用者的立場來出發,提供環境永續的提案,並做成文字或繪本,傳達友善環境的理念。
我們從小到大所生長的所在,都是一群人長期聚集生活後所存在的社區,而這個社區內各項人文地產景資源,是否真正的了解 當我們要踏入去開始去認識時,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了解,而這些我們去發掘的特色或資源,背後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你是否可以透過你眼睛觀察到的問題,來進行質疑、改變或解決,本門課程將透過實地操作的模式,透過了解社區內人文地產景,帶領同學學習如何要踏入一個社區或農村的第一步,如何找到社區既有資源,以及你所發現初步的討論議題,並傳達政府的政策趨勢,也給予大家不一樣的未來選擇。
在全球化浪潮的社會發展情境下,在地化為回應整體社會趨向單一化與均質化,並藉此建立差異化發展立基之有效工具。
本門課程由靜宜大學所在地之臺灣中部區域出發,逐步擴散至南部區域、北部區域,以及東部與離島區域,除介紹各區域具有地域特色之資源及議題,並分享以多元工具型式呈現之地方敘事案例(例如:散文、小說、報導文學、電視、電影、廣播節目、歌謠、博物館、節慶活動、表演藝術、地方刊物等),並反思敘事內容與敘事型式相較於地方特色與議題之關聯性與適切性。
修課學生接續於課堂以小組模式,挑選各區域之特定地方,並針對相應之敘事案例進行介紹及探討,藉此深化對於臺灣各地特色之理解與認識,最終透過網路工具之連結及運用,擴大學習成果之擴散與交流對話。
鑒於近來環境議題與個人和社會生活越趨息息相關,基於環境教育法之目標:「促進國民了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為使學生提升對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環境議題有所關注,並重新審視人類對於環境的態度,以及試圖發展自我面對環境劇烈變化的方式,規劃本課程。
本課程著重在「家園環境的在地教育與永續實踐」,首先,由人類生活與周遭生態的連結出發,認識生命的繁複循環對人與其他生命的影響,思索並發展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再者,由能源永續的觀點檢視作為一個地球公民的責任,如何使得永續發展營造環境、經濟和社會三方面的共同發展,兼顧當代人的資源分配,與延續後代人之所需,進而思考合理的在地生活。最後,以靜宜校園作為環境議題探究的起點,了解地方永續發展與在地教育密不可分之關係,提供身邊的夥伴「有選擇、可參與、可執行」的友善路徑,一起參與環境議題,朝向永續願景。
本課程由食品發酵、食品加工、生態、地理食位不同專長的教師,共同開課。引導學生從地理、生態、人文、農業等四個面向,了解生態變遷對於農畜產作物(在地食材)之影響。本課程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目標 2 《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學生能了解全球家畜、作物的品種多樣性和在地化正在消失,顯示出農業生態系統更加缺乏用以抵抗未來的氣候變遷、蟲害和生物病原災害等能力,也因此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藉由辦理多項與在地食材或生態人文相關之動態及靜態活動,活動後透過討論及分享訓練學生敘事力。
「多媒材地景創作與療癒」課程是一堂從自我認識開始到對於環境的觀察,透由藝術作為認識自己與環境的敘事媒介與身心療癒的方式。
這堂課你可以學習到:
1、 更深層認識自己、藉由創作療癒過去的自己
2、 不同的創作媒材與創作方式
3、 地景環境創作的方式與技巧
「策展開箱」基本的策展相關內容學習、相關展覽的認識與解析,並著重於對於議題的敘事能力、創作練習,以及團隊的策展練習。
這堂課可以學習到:
1. 何謂策展?策展的思考、流程、相關運作層次
2. 議題創作與敘述練習
3. 分組團隊的策展思考練習
「空間觀察與設計」的課程不只是著重在於「空間」的討論,「觀察」在此次的課程內容更為重要,一個好的觀察者必須從自我的覺察做起,課堂中會有許多練習作業及引導,並透過分享討論逐步讓觀點細緻化、
這堂課可以學習到:
1. 覺察自我內在狀況
2. 感官力的提升
3. 欣賞多元觀點
4. 提升自我表達的方法
藥食同源是歷史傳承對食物的完整概念,藉由對食物的充分了解,可將其在飲食保健中所扮演的角色更進一步的發揮,以達到提供身體所需、促進健康或預防疾病的目的。課程內容包含:中醫營養學、中藥材認識、中藥產業、藥膳保健。藉由對東方飲食保健概念的認識,可進一步將藥膳保健延伸應用至團體膳食、臨床營養、個人或社區飲食計畫。
在科技與傳媒正在裂解與交融的年代,自媒體透過下放的媒體權力正處於大期,掌握科技工具就是掌握權力,透過此課程,看見科技與人文的交互作用,並且從自媒體的大發展期,找到參與傳媒革命的機會。
鑒於近來環境議題與個人和社會生活越趨息息相關,基於環境教育法之目標:「促進國民了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為使學生提升對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環境議題有所關注,並重新審視人類對於環境的態度,以及試圖發展自我面對環境劇烈變化的方式,規劃本課程。
本課程著重在「家園環境的在地教育與永續實踐」,首先,由人類生活與周遭生態的連結出發,認識生命的繁複循環對人與其他生命的影響,思索並發展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再者,由能源永續的觀點檢視作為一個地球公民的責任,如何使得永續發展營造環境、經濟和社會三方面的共同發展,兼顧當代人的資源分配,與延續後代人之所需,進而思考合理的在地生活。最後,以靜宜校園作為環境議題探究的起點,了解地方永續發展與在地教育密不可分之關係,提供身邊的夥伴「有選擇、可參與、可執行」的友善路徑,一起參與環境議題,朝向永續願景。
繪本故事書在當代社會受到各年齡層與各界人士的廣泛喜愛,本課程設計以「繪本四力」組構成強大的繪本故事力,透過認識繪本圖像的視覺藝術、繪本文字的多元敘事、小組合作體驗繪本創作歷程、瞭解繪本的功能與應用等,從不同面向來深化閱讀理解素養,除了領略繪本閱讀的樂趣,更要提升閱讀的層次與詮釋能力,並連結當代重要社會議題,從中反思探討永續發展目標的實踐與人類身為世界公民的責任
課程與教學特色:認識SDGs的意涵與重要性,提出核心價值,即多樣性(diversity)、包容(inclusion)及包括所有人(no one left behind),以及此議題框架的發展背景。期待藉由探討SDGs作為工具,透過批判思考與脈絡分析,讓學習者更理解SDGs間的連結與競爭關係,也讓學習者取得平衡的行動方式,並讓師生擁有永續發展的思維架構。將本課程規劃為數位課程的目的,是希望能將永續發展教育擴大推廣,並方便不同課程的教師們能導入自己的課程教學中,也可做為社會教育的一環,向社會大眾推廣。
預期社會影響:擴散永續理念與產生改變行動。
在科技社會中,我們面臨與自然異化的問題,究其根源在於強調理性判斷,而將萬物視為無物,為了重新接合與自然的情感連結,藝術或可成為回歸自然之道。在心理學與精神分析的研究與治療實務發現,語言分析會日益理性化,讓人遠離其情感領域,相較之下藝術能夠較語言更能觸及隱藏背後的領域,而當我們以藝術進路回歸自然發展生活經驗,也會發現自然提供給我們的影像也有其特殊性,作為與自然潛意識情感連結的象徵。本課程將帶領同學投入自然中進行藝術創作,在藝術創作中尋找另類的接觸自然方式,學習傾聽自然的語彙,拓展對周遭環境的感知能力,發現萬物作為生命的活力和創造性。
本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同學「生態—藝術」閱讀與評論的能力。所謂生態思考,是理解討論對象與其餘對象間的關係網絡,簡言之,某種人或非人的生活之所以能夠運作,究竟牽涉到哪些環境因子。而加入了藝術思考後,則牽涉到重整甚至創造網絡,以及討論此過程的能力。關於如何觀察與評論,屬於生態批評(Ecocriticism)的領域。而如何在觀察環境之後建立思考,進而行動,則屬於生態文學(Ecoliterature)的領域。此二領域在當代已涵蓋極多樣的文本,除了書寫作品,也包含各類型的藝術,族群文化,甚至各種社會系統的思考,研究或擾動。期望同學在參與一系列的介紹賞析後,能展現自己的生態敘事,彼此評論,並將此思考習慣帶至生活每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