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秀
課程
清明,大肚山迎來從避冬棲地北返的紫斑蝶,作為上百公里旅程的中繼站,卻在不斷的開發,我們有好好歡迎和招待過境的客人嗎?我們透過科學文獻閱讀她們,透過田野調查觸碰她們,透過繪本認識她們的生命故事,透過桌遊體會她們的苦情,最終我們書寫創作自己的紫斑蝶故事,在當中我們與紫斑蝶生命相遇,我們與紫斑蝶一起對未來作夢。
在科技社會中,我們面臨與自然異化的問題,究其根源在於強調理性判斷,而將萬物視為無物,為了重新接合與自然的情感連結,藝術或可成為回歸自然之道。在心理學與精神分析的研究與治療實務發現,語言分析會日益理性化,讓人遠離其情感領域,相較之下藝術能夠較語言更能觸及隱藏背後的領域,而當我們以藝術進路回歸自然發展生活經驗,也會發現自然提供給我們的影像也有其特殊性,作為與自然潛意識情感連結的象徵。本課程將帶領同學投入自然中進行藝術創作,在藝術創作中尋找另類的接觸自然方式,學習傾聽自然的語彙,拓展對周遭環境的感知能力,發現萬物作為生命的活力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