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瓊芬

課程
開課學期:
開課單位:

課程以實踐地方本位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為核心,以體驗課程帶領學生發展人地關係,從生態館後山,走入靜宜後山~大肚山。向大自然學習,以整體與平衡的視野回應大肚山議題,邀請學生認識土地、看到祖先的經營,以及我們這一代想要建造永續家園的願景,創造參與的可能性,邀請人們加入環境行動。

開課學期:
開課單位:

本課程以「自然體驗」為脈絡引導學生經驗自然的整體。在經驗自然的過程中,學生透過覺知、深化身體感受的內在經驗,結合永續環境情意教育桌遊,選定專案卡之特定議題,創作具多元敘事之體驗並連結自然經驗的感受應用於活動設計,產出桌遊專案卡之體驗活動教案。

開課學期:
開課單位:

從地理、生態、人文、農業等四個面向,了解生態變遷對於農畜產作物(在地食材)之影響。

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目標 2 《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學生能了解全球家畜、作物的品種多樣性和在地化正在消失,顯示出農業生態系統更加缺乏用以抵抗未來的氣候變遷、蟲害和生物病原災害等能力,也因此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開課學期:
開課單位:

鑒於近來環境議題與個人和社會生活越趨息息相關,基於環境教育法之目標:「促進國民了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為使學生提升對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環境議題有所關注,並重新審視人類對於環境的態度,以及試圖發展自我面對環境劇烈變化的方式,規劃本課程。
  本課程著重在「家園環境的在地教育與永續實踐」,首先,由人類生活與周遭生態的連結出發,認識生命的繁複循環對人與其他生命的影響,思索並發展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再者,由能源永續的觀點檢視作為一個地球公民的責任,如何使得永續發展營造環境、經濟和社會三方面的共同發展,兼顧當代人的資源分配,與延續後代人之所需,進而思考合理的在地生活。最後,以靜宜校園作為環境議題探究的起點,了解地方永續發展與在地教育密不可分之關係,提供身邊的夥伴「有選擇、可參與、可執行」的友善路徑,一起參與環境議題,朝向永續願景。